|
理查德·波斯纳(王慧卿 译)
我同意美國的慈善基金拥有强大的力量,而且对此进行税收减免是正确的。鉴于目前美國的收入分配非常不平衡,因此通过税收政策让富人自愿进行慈善捐款是好的。但是无论政府拨款还是私人捐赠,接受慈善捐款的机构之间的竞争都是存在的。
永久型的慈善基金不向任何人负责,因此非常不可靠。它们既不在资本市场上参与竞争,也不在产品市场参与竞争,也不向任何政治力量负责。这些基金也不适用于基准指标衡量,唯一能衡量的就是基金管理费用与捐赠金额之比。慈善基金中的经济学难题就是,为什么这些基金中没有充斥各種丑闻?在我看来有两重原因:慈善基金由托管人控制,这些人威望较高;慈善基金还受法律制约,必须把其收入的大部分捐赠出去,这限制了基金会工作人员中饱私囊的能力。
还有一个难题是,永久型慈善基金会存在随着时间流逝而资金运用的随意性增强的問題。难题在于,那些谨慎的慈善基金创立者为什么要建立永久型的基金?难道他们没有意识到慈善基金长期存在就难免江河日下吗?答案可能是创立者们更愿意让自己的名字永垂青史,这種欲望超过了让慈善基金在捐赠中保持谨慎的愿望。但是如果禁止设立永久型基金又难免武断。如果富人情愿把钱花在低效的基金会上,那也是他们的权利。另外,鉴于慈善基金是对政府支出的一種替代,那么这两種方式中说不定慈善基金效率还高一些。
同样,我认为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这些人在商界取得成功,并不意味着在慈善业界就拥有相对优势。我还对美國慈善基金投向海外存有疑虑。对外援助项目是美國外交政策的工具之一,但慈善基金的海外项目则削弱了这个项目的实力。而且我也难以理解为什么美國的纳税人应当为那些帮助外國的慈善基金提供资金。同时,批评美國对外援助占GDP比例过低的评论家们,也应当把美國慈善基金的海外项目计算在内,才能得出公平的结论。
慈善基金还有一个問題,就是既然盖茨和巴菲特仍活跃在商界,那么他们的慈善捐赠在何種程度上帮助了他们的商务活动呢?由于微软在全球范围内运营,而且本身是个充满争议的公司,因此这个問題尤为重要。盖茨基金会有助于改善微软的形象。树立企业形象无可厚非,但是没理由用税收减免来鼓励这種行为。(作者为美國法学家,王慧卿 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