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地的理财专家,由于受市场和产品的局限,大多视野窄,见解泛,对理财实战未必有助。
近期,沪上屡屡爆出异地买楼的风险案例,不是楼商卷款蒸发,就是收租承诺打折,搞得异地房东十分郁闷。于是,理财专家们在媒体上开起药方了。由于他们自身的種種局限,开出的药方不是缺药引子,就是缺主药。如照他们的方子行事,则无财可理了。
同样是异地买楼做投资,还是有许多机遇的。这些天,香港的房地产信托基金十分火爆。领汇刚上市,就有泓富、越秀IPO随后。这些房地产信托产品,以投资港、穗两地的住、商、工房产,年派息在5%~7%之间,且门槛都不高,少则一、二千,多则近万港币。这类房地产信托产品既可每年收息,又可逢高派发,与异地买楼投资相比,似乎更有吸引力。假如内地也有这样的产品,理财专家还会开出回避之药吗?
在香港,不少著名基金公司纷纷推出房地产基金,产品的吸引力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正在多家银行发售的“策略股票基金-房地产”。该产品合约规定:每年派发7%的固定息率,三年共21%;主要投资环球房地产证券及REITs,其中美國46%、日本20%、澳洲12%、中國香港12%,欧洲8%,新加坡2%;最低投资金额3000美元。“异地买楼”投资的风险,在于收益不保底,还有5%的认购费。但细细算一下,如果真正异地买楼做投资,费用可能比这还高,即便是出租收租,也很费心。相比之下,哪个异地买楼投资省力省心,多收益少风险呢?
还有更有诱惑力的异地买楼投资产品。香港某英资保险公司专供客户购买的“学生住宿基金”。从过去5年的收益看,以英镑计价的,3年收益21%;以美元计价的,收益达36%,月供150美元就行了。
“信息不对称”是理财的天敌。人们想听听钱生钱的门道和机遇,理财专家却在此要么失语,要么没方向,能让人相信吗?
当然,这不能责怪,也不能苛求理财专家。因为存在决定一切。理财专家所熟悉的市场,未能提供这一切,能说的出来吗?看来理财专家要提高实战水平,当务之急不是读书考执照,而是多多“自由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