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干预汇市的目标
自从浮动汇率制推行以来,工业國家的中央银行从来没有对外汇市场采取彻底的放任自流的态度,相反,这些中央银行始终保留相当一部分的外汇储备,其主要目的就是对外汇市场进行直接干预。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的价格出现异常大的、或是朝同一一方向连续几天剧烈波动时,往往会直接介人市场,通过商业银行进行外汇买卖,以试图缓解外汇行市的剧烈波动。对于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原因,理论上可以有很多解释,为大多数人所按受的原因大致有三个。第一,汇率的异常波动常常与國际资本流动有着必然联系,它会导致工业生产和宏观经济发展出现不必要的波动,因此,稳定汇率有助于稳定國民经济和物价。现在國际资本跨國界的流动不但规模很大,而且渠道很多,所受到的人为障碍很小。工业國家从70年代末开始放宽金融方面的规章条例,进一步为國际资本流动提供了方便。在浮动汇率制的条件下,國际资本大规模流动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外汇市场的价格浮动。如果大批资本流人德國,则德國马克在外汇市场的汇价就会上升,而如果大批资本流出美國,外汇市场上的美元汇价必然下降。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人们都期待某一國货币的汇率会上升,资本就势必会流向该國。
资本流动与外汇行市变化的相对性变化对一个國家的國比经济产业配置和物价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当一个國家的资本大量外流,导致本國货币汇价下跌时,或者当人们预计本國货币的汇价会下跌,导致资本外流时,这个國家的产业配置和物价必然出现有利于那些与对外贸易有联系的产业的变动。任何一个國家的产业从对外贸易角度来看,可分为能进行对外贸易的产业和无法进行对外贸易的产业两種。前者如制造业,生产的产品可出口和进口,后者如某些服务业,生产和消费必须在当地进行。当资本流出货币贬值时,能进行对外贸易的产业部门的物价就会上升,如果这一部门工资的上涨速度不是同步的话,追加这一部门的生产就变得有利可图,出口因此也会增加,但是从國内的产业结构来看,资本就会从非贸易产业流向贸易产业。如果这是一種长期现象,该國的國民经济比例就可能失调。因此,工业國家和中央银行是不希望看到本國货币的汇价长期偏离它认为的均衡价格的。这是中央银行秆本國货币持续疲软或过分坚挺时直接干预市场的原因之一。
资本流动与外汇行市变化的相关性对國比经济的另外一个重要影响在于,大量资本流出会造成本國生产资本形成的成本上升,而大量资本流入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通货膨胀压力,影响长期资本投资。美國从80年代初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导致大量资本流入,美元汇价逐步上涨,而美國的联邦储备银行(联储会)在1981年至1982年间对外汇市场又彻底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西欧國家为了防止资本外流,在欧洲货币的汇率不断下跌时,被迫经常直接干预外汇市场,并一再要求美國的联储会协助干预。
第二,中央银行直接干预外汇市场是为了國内外贸易政策的需要。一个國家的货币在外汇市场的价格较低,必然有利于这个國家的出口。而出门問題在许多工业國家已是一个政治問題,它涉及到许多出口行业的就业水平、贸易保护主义情绪、选民对政府态度等许多方面。任何-个中央银行都不希望看到本國的出口因为本國货币的汇率太高而受到阻碍,也不希望看到本國外贸顺差是由于本國货币的汇率太低而被其他國家抓住把柄。因此,中央银行为这一目的而干预外汇市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中央银行为了保护出口,会在本國货币持续坚挺时直接干预外汇市场。对那些出口在國民经济中占重要比重的國家来说,这样做就更有理由。1992年4月以前,澳元一路看涨,而且涨势平缓。但是,在3月30日澳元对美元的汇率涨到0.77美元时,澳大利亚中央银行立刻在市场上抛澳元买美元。又如,德國是世界制造业出口大國,70年代实行浮动汇率制以后,马克的汇价随着德國经济的强大而一路上扬,为了维持其出口工业在國际上的竞争地位德國政府极力主张实行欧洲货币体系,以便把马克与欧洲共同体其他成员國的货币固定在一一个范围内。
从國际外汇市场发展史来看,利用本國货币贬值来扩大出门是许多國家在早期经常采用的政策,它被称为"乞邻政策"(beggar-thy-neghbor policy),在经济不景气时,常引起两國的贸易战。由于现在非关税贸易壁垒名白繁多,这一人为干预外汇市场的政策已很少采用,而且也会明显地引起其他國家的指责。
第三,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是出于曳N茋?谕ɑ跖蛘偷挠锹恰:旯劬?媚P椭っ鳎?诟《?懵手频那榭鱿拢?绻?桓鰢?业幕醣一慵鄢て谛缘氐陀诰?饧鄹瘢?谝欢ㄊ逼谀诨岽碳こ隹冢?贾峦饷乘巢睿?钪杖椿嵩斐杀緡?锛凵险牵?ぷ噬险牵?纬赏ɑ跖蛘偷难沽ΑT谕ɑ跖蛘鸵丫?细叩氖焙颍?夥N工资一物价可能出现的循环上涨局面,又会造成人们出现未来的通货膨胀必然也很高的期待,使货币当局的反通货膨胀政策变得很难执行。此外,在一些工业國家,选民往往把本國货币贬值引起的通货膨胀压力作为政府当局宏观经济管理不当的象征。所以,在实行浮动汇率制以后,许多工业國家在控制通货膨胀时,都把本國货币的汇率作为一项严密监视的内容。
英镑自80年代以来的波动,很清楚地说明货币贬值与通货膨胀的关系。70年代,几乎所有工此國都陷入两位数的通货膨胀,英镑也在劫难逃。在整个80年代,美國和西欧國家的中央银行都把反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或重要日标,美國、德國等都取得明显效果,而英國则效果较差。欧洲货币体系在1979年成立后,英國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出于政治等因素的考虑始终不愿加入,在曳N票緡?ɑ跖蛘头矫嬉沧隽撕艽蟮呐?ΑT诙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