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信托方式将浮出水面
《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暂行办法》下发征求意见在海外股市将向保险资金敞开大门之际,另一保险业念叨多时的领域——基础设施投资也有望由梦想成为现实。日前,在“保险资产管理运作机制國际研讨会”上,一位保监会有关人士透露,保监会正在研究保险资金以信托方式间接投资基础设施。
“在不长的时间内,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会有很大的变化,你们也会有很大的变化。”在研讨会结束时,上述保监会人士对台下的保险公司投资人士如是表示。
而本报记者获悉,一份《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暂行办法》的讨论稿,已于昨天下发至各保险公司。
保险资金的处女地
保险资金希望投资基础设施的呼声由来已久。早在2003年,时任中國人寿总经理的王宪章在政协提案中就呼吁放开保险资金投资于股票、境外证券、住房按揭贷款和基础设施项目领域。
2003年底,國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投资体制改革方案》,提出鼓励和促进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國家发改委曾表示,鼓励保险公司以信托、产业投资基金或股权投资等合适的方式,积极介入國家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从去年开始,保监会开始对基础设施投资松口。中國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不久前表示,保险机构将可以采取各種方式间接投资國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业内人士认为,寿险资金负债的性质和基建项目收益的特点相匹配,从投资风险来看,投资基础设施风险低、回报相对稳定,较符合保险资金运用对于安全性的要求。目前我國中长期资金来源不足,而寿险资金的长期性特点也可以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长期稳健资金的投入。
据了解,很多发达國家寿险资金运用均涉及高速公路、桥梁、房地产等项目,基建项目投资就占了美國寿险公司资产组合5%以上的比例。
信托模式或成最优选择
其实基础设施类信托产品并非新生事物,去年推出的信托产品中,基础设施类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为115.68亿元,占当年总发行规模的30.48%,而且产品几乎涉及所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今年一季度基础设施信托产品增长迅速,收益率也较高。
专家认为,基础设施类信托产品具有信誉好、政策优惠、风险可控和投资者认同度高等优势,预期收益率多在4%~5%之间,在项目本身收益水平不足时大多有补贴条款的保障。此外,一般具有较好的风险控制措施,如较强的信用担保和回购条款等。
“目前的法律还不允许保险业投资于实业。”中國企业海外发展中心主任孙飞对本报记者表示。信托公司则有所不同,既可以投资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又可进行股权投资。因此,“保险业可通过信托公司间接投资于基础设施方面。”孙飞表示。
孙飞认为,与其他方式相比,信托模式更加安全。“因为信托的核心功能就在于财产隔离功能,这是很重要的。”孙飞说,“受托资产放在一个独立信托账户中,受到《信托法》的保护,可以通过设立防火墙来规避投资风险。”
平安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杨文斌也认为:“在信托模式下,资产和受托人都是相互分离的,治理结构较清晰,目前信托法律较健全,推动起来也是最简单的。”
至于保险公司与信托公司之间如何合作,孙飞认为,可采用两種模式,一種是保险公司作为受托人,委托信托公司进行投资,另一種是由保险公司指定投资领域,信托公司则进行投资运作,相当于资产管理公司或投行的角色。
虽然信托方式相对较安全,但并非没有投资风险。杨文斌认为,两種投资方式的风险和收益各有不同,保险公司需要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业内人士也表示,保监会需规定一定的风险内控等级,投资步骤应循序渐进。
平安、中人寿备战
一向充当先行者的平安保险,又将抢先一步。杨文斌透露,平安保险已向保监会递交了有关申请,目前公司已招聘了一部分基建和物业方面的专业人员,着手进行项目储备、投资流程设计和市场分析等工作。
在半年报发布会上,中國人寿副总经理林岱仁也表达了希望投资于基建项目的渴望,并表示也将提出申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