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光环”6.4亿骗局
今年2月底,安徽阜南县人民法院对皖北地区历史上最大的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作出一审判决,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太和县民营企业双阳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文彬有期徒刑9年并处罚金50万元;双阳集团被处罚金50万元;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被处以刑罚。这起前后持续近10年的非法融资大案,引起安徽省委及当地领导的高度关注。但是,此案办结不久,近段时间,安徽阜阳、巢湖、亳州等地又先后出现类似非法融资事件,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还是被“套”了进去。这種现象值得警惕和关注。
企业揽储 农户遭殃
法院经审理查明:1987年,被告人李文彬在安徽省太和县皮条孙镇创办了太和县皮条孙镇塑料加工厂,主要经营塑料制品的加工。至2000年7月,该厂最终变更为安徽双阳塑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李文彬。 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李文彬以投资建厂、扩大生产为由,以单位名义,使用加盖有单位印章、李文彬个人私章及利率戳记的单据,约定6厘至1分8厘不等的月息,从1995年至2005年4月间在安徽省太和县、界首市等地以高息利诱,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
至案发时,双阳集团在被告人李文彬等人的具体操纵下,共吸收公众存款人民币643761973元,兑付本金558286525元、利息22818410元,共造成本金78362789元无力归还。该公司的行为严重破坏了金融管理秩序,已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告人李文彬作为该公司负责人,被告人李成、李侠、李平、孙彬泉作为直接责任人员,其行为均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在事件發生地皮条孙镇,记者看到部分群众陷入赤贫境地。“融资要不回,母服毒命丧,夫妻把婚离,孩子无学上。”李文彬揽储生意一度十分“火爆”,群众存钱到双阳集团不到银行,集团所在地方圆10多公里内的农业银行、信用社等营业网点被迫撤离。双阳集团后勤人员、李文彬委托处理债务的代理人陈加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集团發生过3次挤兑风波,因为要不到钱,喝药的、上吊的、闹离婚的事都發生了。印象最深的,一位姓李的老大爷,患肝癌,存了2500元要不到,趴在地上磕头,给了他500元。一个叫魏世兰的干部,一辈子积攒3、4万元,孩子上大学要钱花,他来厂里骂,和保安發生冲突,神经受刺激,投河了。
政治“光环”隐藏巨大陷阱
双阳集团曾在安徽红极一时:省十大民营企业、县支柱企业;李文彬曾是省、市、县人大代表;企业鼎盛时期,包括省、市、县在内的各级领导,接二连三到企业考察。李文彬能长期成功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主要是政治“光环”掩盖了巨大“陷阱”。
知情人士介绍,李文彬积极迎合上级领导意图,大搞形象工程,打造企业虚假繁荣。集团占地二三百亩,厂房建得豪华气派,加之上级领导不时前来参观视察,大车小车络绎不绝。李文彬把各级领导参观视察的照片都挂在厂里,企业从外表看非常红火。大家都以为有政府重视和支持,李文彬的企业可信,到那里存款没有风险。
在皮条孙镇陈庄村民组,陈凤敏、李素英等上百位群众告诉记者,李文彬是同村人,大家都相信他,那么多领导来视察,还有那么多广告,这样的企业怎么会出問題?陈庄村民组有300多户,300多亩地也被李文彬征用了。村民没有土地,大多在李文彬厂里上班,每人都交了1万元的押金,平时挣的工资也存在李文彬的厂里。如今,村里300多户群众,每家每户的土地补偿款、上班的押金、挣的工资和平时拾破烂、打零工积攒的储蓄,全部存在李文彬厂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双阳集团非法融资早露端倪,从1998年群众發生第一次挤兑风波开始到现在,已经有3次大的风波。太和县一位干部说,如果政府和有关部门尽早发现并制止李文彬非法融资,事情也不至于发展到现在难以收拾。但是,鉴于李文彬的各種政治“光环”,各级领导不断视察、鼓励,有关部门未能及时制止。2001年9月份挤兑风波再次爆发,厂里每天挤满上千人要钱,李文彬委托陈加葆出面给要钱的人发牌子,要钱的人排号排到2002年2月份。也就是从那时起,厂里就出现一片混乱的景象。李文彬从此不露面,县里派来工作组进厂辅导生产。2004年,第3次挤兑风波發生时,太和县政府还特地注入财政资金500万元,但已经无法挽回企业倒闭的颓势。
页:
[1]